大昭Graham

Home Essays About


番茄钟:6 年心得

2021-02-28

0.

不知不觉使用番茄钟已经 6 年,几年来,工作学习习惯都大有变化,唯独番茄钟从始至终,每天都在,每天都用。

为什么离不开番茄钟呢?

1.

番茄钟对我来说,是一套「思维体力」调节方案。

这也是在我看来番茄钟最重要的属性。

简单来说,番茄钟就是 25 分钟工作,接着 5 分钟休息。对此,对番茄钟有疑虑的人常提到:如果我在 25 分钟番茄钟结束时,状态正好,那番茄钟的休息铃声,岂不是对我专注状态的打断?

确实如此——如果只是从单个番茄钟来看的话。但一天远不止一个番茄钟,如果从全天角度来看呢?那就还要考虑这三点:

  1. 大脑能保持专注的单次时长,相当有限,超时易疲劳,疲劳易出错,出错易低效。
  2. 一天当中,从起床到睡觉,人的精力水平大体呈逐步下降趋势。
  3. 人体偏爱稳定的节奏,从一日三餐、昼夜节律可见一斑,节奏稳定,做事稳定。

这三点正是番茄钟可以着力的地方:

  1. 定点休息,可以通过闭目养神、起身走动等调节,结束上一段专注,休息一下,重启大脑。
  2. 定点休息还是很好的加餐提醒,及时补充能量,避免精力水平一滑到底。据《精力管理》一书,即使能量最丰富的食物,也不足以支持 4-8 小时高效表现,而这是我们许多人的两餐间隔;一天要吃 5-6 餐低热量而高营养的食物,才能够供应稳定的能量。
  3. 无论是 25+5 还是 40+10 等番茄钟节奏,都足够稳定,既有利大脑养成习惯,也方便自己掌握今天的工作节奏、可用时间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番茄钟最大的益处是:增加全天可保持专注的有效时间总量。

此外,就算当个番茄钟结束时,自己仍有余力,停下来也不亏,因为——

2.

定时休息,是恢复体力,更是创造创意。

这一点可从奥克兰大学工程学教授 Barbara Oakley 提出的「集中模式」和「发散模式」来理解。简单说,当我全神贯注解决一道数学题时,大脑点亮区域集中在某一小块,此刻,我便处于集中模式。

当我精神放松,比如散步、晒太阳、甚至洗漱、做家务时,思维的跳球是在大脑全域随处乱蹦,此时我处于发散模式——或者说,处于灵感模式。

这样的故事历史上很常见:某位科学家遭遇难题,苦思冥想而不得解,结果在散步时、泡澡时、晒太阳时、赶公交时甚至睡觉时,答案不期而至。这就是发散模式的作用。数十分钟专注过后,花几分钟松松脑子,从刚才的集中模式中跳出来,常能获得新的角度、新的解法。

这一点我自己深有感受,都记不清有多少回,正是在休息间隙,不期然就想到了某个难题解法、某篇文章灵感。

3.

留有余力,更加长久。

除了增加可专注时间总长、创造创意,番茄钟于我而言还有一大作用:避免学到力竭(burnout)。这点为何重要?

不妨反过来看:不加停歇学到力竭,容易导致拖延。有心理学家提出过峰终定律,也就是说,我们对一段体验的记忆,主要由高峰(peak)和结尾(end)两个因素决定。

拿来对照学习风格:一类及时停止,体验愉悦;另一类不到力竭,绝不停歇。后者虽勤奋,但等到再开始的时候,把学习和疲惫联系起来的大脑,看到的是个大写的苦字。
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类学习者更容易拖延:痛觉使大脑拖延。对自身状态敏锐的工作者常会用好这一规律,比如海明威,他向《巴黎评论》透露自己的写作习惯:

写好的部分通读一下,以便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、会写什么,写到自己还有元气、知道下面该怎么写的时候停笔,第二天再去碰它。

好比旅者,舍得歇脚,走得远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