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快速判断:一本书值不值得读?
0.
好书耐读,但如何迅速判断一本书是好是坏、是否值得花时间一读再读?我常用的,有两个办法。
1.
找客观数据。
豆瓣评分是个不错来源,但光看这一个源,不够。为什么呢?
有很多书,豆瓣评分人数不多,少的只有几十几百,上千算不错。统计样本过小,统计结果容易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。也就是说,评分会容易偏高或偏低,削弱参考价值。再者,豆瓣有书托,有的评论评分不可全信,这是全网难题,且不多说。
解决办法是:找多处来源,交叉核查。举例:
这是个科普读本,结合认知心理学讲学习和教育,中译本 2010 年出版,如今评价总人数仅 3600+。作为对比,2016 年的《刻意练习》中译本,豆瓣评分人数已有 1.8 万+。
虽然三千多个评分,均分 9.2,已经是个不错的数据,但毕竟人数偏少,为确保的确是高质好书,我们还需核查多处数据。
比如,《为什么》一书有英文原版,不妨看看英文版评价如何。办法是,去英文书评网站 Goodreads 搜。
可看到,3500+ 评分,均分 4.01。高分,好书。如果觉得还不够稳妥,可再走一步:查查作者背景。
还是《为什么》一书,豆瓣简介中有说:《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》一书,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。可知作者是学术圈子的。这种情况,最好解决。因为,既然是学术圈里的人,那就看看学术成果、学术地位。
衡量标准是:H 指数(h-index)。H 指数是个量化指标,常用来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的数量与水平。可简单理解为:越高越牛。
具体多高算牛呢?按所处学科不同,有些变化,大致可参照的标准是:30、40 已是学霸,50、60 是大牛,能过百的,超级猛人,能以一己之力带动人类文明那种。比如 Herbert Simon 是 179,Daniel Kahneman 是 144。
从 Google Scholar,可查得《为什么》一书作者 Daniel Willingham,H 指数为 50,妥妥的大牛。
作者学术背景,再加豆瓣、Goodreads 两个评分,《为什么》一书,好书,妥了。
多处数据源交叉核查,基本可确认一本书是否值得你投入时间。
当然,还有个比这更简单的办法——
2.
找信任的人。
信息由人而生,于是可知,如果我选择信任一个人的品味、专业素养、学术操守,那我就信任他的作品。
比如,我信任余光中,那在豆瓣看到他的作品《翻译乃大道》,400+ 人评分,均分 9.4,人数过少,参考价值原本要打个大折扣,但凭着「余光中」三个字,我知道不用再核查,也不用看去看评论,这本书一定值得我读。
一读,果然。
比如,初读《翻译研究》一书,相见恨晚,对作者思果先生治学的态度、水平都很是佩服。于是当我发现思果先生还有一本《翻译新究》,自然也是能够二话不说,立马开读。
并且,对信任的人,还可以信任他们的「隐藏书单」——他们自己写的书背后的书。
比如,我读 Scott Page 的 The Model Thinker,觉得这书不错,这人可信,然后发现他推崇马奇、推崇芒格;于是读芒格,又发现芒格推崇罗伯特·西奥迪尼,大师,你再读马奇——天才级大师。
你看,只消稍微顺藤摸瓜,宝藏不少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