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昭Graham

Home Essays About


我心里 AI 无法取代的三本英语资料书

2024-07-21

我有个感慨:

GPT 普及以后,99% 的英语用法书都成了废纸,包括以前我心中传家宝级别的 Practical English Usage。

没几个人会去翻了。因为用法合不合适,就是给 AI 发条消息的功夫。

人类有多爱偷懒,这些书的前途就有多暗淡。

——不过,除开这三本:

《中国人学英语》
《英语难题研究 1000 则》
《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》

为什么呢?

不是因为它们的作者是巨头、是泰斗、是英语奇高的老前辈;而是因为,这三本书,是专门为解答中国学生学英语的困惑而写的,汇总了大量中文母语的人学英语时遇到的疑难。

也就是说,书里提到的坑,但凡是说中文的人,要学英语,八成都会撞上。

AI 是很厉害,但问题是,AI 不是中国人,更不是一个说写英语时会处处受到汉语影响的中国人。

AI 能做的也很多,但 AI 不能未卜先知地告诉中文母语的我们,在口语写作翻译当中,我们可以并且需要提前避开哪些坑。

——这三本书,可以。

**

《中国人学英语》

作者吕叔湘,语言学家,近代汉语学的拓荒者、奠基人。

吕叔湘在书里提到的核心观点是,中国人说英语写英语出的很多错,是因为一个习惯:比附

什么是「比附」?

就是不假思索地认为汉英两种语言,字词和字词是可以一个对应一个的,比如,把 man 等同为,student 等同为学生

吕叔湘说这是大误解,最为害事——因为汉英两种语言,除开一些学术词汇大致相等,其余的词,就没有含义完全一样的。

他拿 man 和 student 举例,说 man 除了表示以外:

- man and woman 里头指男子
- man and wife 中是丈夫
- his man Friday 是仆人
- be a man 是好汉、男子汉
- the evolution of man 是人类
- the gas man 是修煤气的工人

……

student 也是一样:

- a student nurse 是实习护士
- a student of Shakespeare 不是学生,而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人
- a university student,倒确实是大学生
- 但小学生、中学生又通常说 schoolboy、schoolgirl

他感慨说,man、students 这两个浅显的词尚且如此,比这更深奥的词就可想而知了;名词尚且如此,动词、形容词、介词,就更加是了。

所以他强调一个理念:

英语要想学好,咱们得彻底改变觉悟,把英语当作和汉语完全不同的新东西来学。

然后,贯彻这个理念,全书从原理和方法讲起,覆盖语音、词汇、时态、词序、疑难杂句解析等等,全部对标中国学生,手把手教会读者应该怎么做。

而且,吕叔湘这个级别的大佬来讲入门话题,时不时就会有那种「一语点透」的经验之谈。

比如,许多中国学生一提到英语就赶紧搞本语法书来看,吕叔湘却说:

语法知识该随时随地从阅读里获得,英文学到相当程度以后,读一本好语法书,仿佛做一鸟瞰,或是清点一次仓库,能有融会贯通之效;但如果过早地去啃系统语法,利少弊多。

——这真是一句话把学语法的要诀全给讲完了。

讲发音:

元音方面,首先应该注意长音和短音的分别,中国学生常犯的毛病是长音不够长,短音不够短,这是因为汉语的各个韵母长短都差不多,中国学生容易把这个习惯用到英语字音上去。

——正是这样,甚至我认为,如果让今天的我,给 2012 年那个苦苦纠正发音的自己提唯一一条发音建议,我一定选这一条。

就是这种处处把中国学生的难处放在心里、写在书里的精神,让这本书闪闪发光,不可取代。

**

《英语难题研究 1000 则》

作者许孟雄,翻译大家,1929 年清华大学英文系首届毕业生,后任教北外、人大,译著有《暴风骤雨》《子夜》等。本书是他年近八旬时编写完成,足见功力。

书里汇集了中国学生学英语的疑难 1000 则,用问答方式组织,读来正像是听老先生讲课堂,清楚耐心,言无不尽。

类似《中国人学英语》,本书也处处着眼中国学生学英语所面临的疑难,处处留心对比两种语言,尤其旨在帮助读者找出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,以及避免这种差错的方法。

书里已经按介词、动词、冠词、代词等分门别类,整理好疑难问答,好读好查。其中尤其值得留心的是,许孟雄有个多次强调的观点——

学习英语,首先要注意汉英一大岔路口:介词。

因为中文是动词语言,英文却是介词语言。一句话里面,中文该用动词的地方,英文往往当用介词,反之亦然。

举例:火车从不误点。

换成平时思路,容易写成:

The train never fails to keep to the schedule.

语法准确,但句子动词堆叠,显得笨重,中文痕迹明显。本着英文的介词原则,改为:

The train is never behind time.

好多了,像英文。类似,我不懂数学,便是:

Mathematics is beyond me.

反过来:

This is a painting after Tang Bohu.

中文得说:这是一幅临摹唐伯虎的画。

这样的对照解析,书中比比皆是,有充足例子来体会中英不同,避开前人已经帮我们踩过的坑。

领会了本书的介词精神,领会了中英两门语言的核心区别,想必不仅能写出更像英文的英文,也能写出更像中文的中文。

**

《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》

作者陈用仪,谁呢?

如果你在豆瓣网点开他的作品页面,第一眼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:因为排在前三的作品,分别是三门不同外语——

- 佛朗哥私人谈话录(西班牙语)
- 葡汉词典(葡萄牙语)
-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(英语)

不止如此,据我了解,陈用仪至少通晓 6 门外语。通晓的意思是,他可以拿来作为口笔译工作语言。而且,除了英语是他上学时学校教的,其余全是自学。

陈用仪曾任职于中央编译局,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,从事俄、英、德、法、西、葡文的口译笔译工作;1960 年,毛泽东同格瓦拉见面,他任主力口译。

《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》便是陈用仪在英语领域的杰作,书里汇集了大量中国英语学习者会遇到的困扰。

比如,讲到词组 put on,他会提醒:他总是穿黑鞋,能不能讲 he always puts on black shoes?

虽然中译字面很像,但是不能。因为 put on 是瞬间发生的动作,发生即结束,如果跟一般现在时搭配,是表示这个动作反复发生,所以 put on black shoes 是描述一个人在反复穿鞋这个动作。而表示穿着黑鞋的那种延续状态,要用 wear。

还如,讲到 but,还要耐心地再提醒一遍,说中文的「虽然…但是…」我们容易说成「although…but」,但是 but 得去掉,否则一句话两个连词,主句缺失。

这样耐心又及时的解答和提醒,书里到处都是,比如,讲到 make,会提醒读者,中文的「使」出现率很高,但不能一律对号入座用英文的 make,因为英文有许多动词或词组本身就包含了「使」的意思,中国人学英文,要善于运用这一类的动词或词组,然后举几个例子。

讲到 salary 会补充说,中国多年来强调体力脑力劳动一律平等,劳动报酬一律叫做「工资」,但是欧美还是注意白领、蓝领之分,所以英文要区分 salary、wage、pay,然后再解析几个词的区别。

……

而且,难得的是,书末还附了陈用仪三篇论文,尤其值得推荐第二篇:〈英语动词的体貌〉。

为什么呢?来看这三个句子:

- I arrive at school.
- They built the house for two years.
- Food doesn't taste good to me when I catch a cold.

是不是乍一读,好像句子没什么问题?实则三句都是错的,英文不这么讲。看完〈英语动词的体貌〉,这样的句子你就能一眼识破了。

不过,老实说,〈英语动词的体貌〉不好读懂,信息量太大。2019 年我读这篇,反复读到第 6 遍,才懂个大概——但就是这个「大概」,也已经让我对英语文法的理解,跟之前有了质的不同,受益至今。

**

如你所看到的,这三本书不是入门书,是进阶书。

任何入门之后想要把英语练得更加自由、顺畅、地道的学习者,我都把这三本书推荐给你——然后反复读,最好再加入 Anki 循环复习。

为什么是反复读?因为,拿我来说,这三本书,我每次随意翻开一页、阅读一遍,都有新收获。

这几年我一直在阅读或者说重读这三本书,并且一直没有标记为「读完」。我想再往后几年,我可能还是标不了读完。

但有什么关系呢?

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,经典作品,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。

这正是这三本书,在我心里的记号。

……

三本当中,《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》常年在售,比较好买。

但《中国人学英语》《英语难题研究 1000 则》早已绝版多年,我也是几年前辗转才买到旧书,如今只怕更难找。

好在,网上曾经流传过这两本的 PDF 影印版,我放到公众号后台了,可以回复「两本英语书」获取。

希望它们,也能成为你正在重读的书。